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5章

 逛酉阳镇

关上门后,周易从床底拿出双肩包,重新整理了一下,又套上麻布套,将其放回床底角落。看看时间还早,他打开门,看到王凡在不远处站着。周易向他招了招手,王凡快步跑来问道:“周易公子,有什么事吗?”

“我想去镇上逛逛,你有空陪我一起去吗?”周易问道。

“可以。”王凡回答。

镇上离大伯家很近,直线距离大约五百米,只是被一片树林挡住,需要绕道而行。王凡带着周易边走边介绍:“酉阳镇是个比较大的镇,大约有三万人口,有铁铺、菜场、药堂、车马行、酒楼、学堂、拳馆……”

“学堂?拳馆?”周易有些好奇,没想到镇上还有这些设施。

“对,学堂是镇长和几家大户共同出资建立的,先生是从外地请来的,主要面向大户人家的子弟,学费较高,普通人家负担不起。而拳馆则主要针对家境贫寒的孩子,不过加入后需要为拳馆做事。”王凡解释道。

周易点了点头,心想这倒也合理,不同阶层有不同的需求。他更想知道学堂教授的内容,心中充满了好奇。

两人很快来到了镇上,酉阳镇的四个出口都设有一个大的石质牌坊,上面刻着“酉阳镇”三个字。王凡带着周易走在主街上,不断向他介绍各种店铺。沿着主街走了一圈,周易大致了解了镇上的布局:镇子长约三公里,宽约两公里,中间有一个广场,两条主路呈十字交叉穿过镇中心,交汇于此,形成了主街。此外,还有若干支街将整个镇子连接起来。镇北有一条酉水河缓缓流过,镇名便由此而来。

“带我去拳馆和学堂看看吧。”周易提议。

“好的,拳馆就在附近,不过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。”王凡回答。

两人走进一条支街,不久便看到一个略显破败的大院子,门紧闭着,门口挂着一块牌匾,写着“劲力拳馆”。里面隐约传来打斗声。门口一侧贴着一张招生广告,字迹已经褪色,还缺了一角。周易走近一看,上面写着:劲力拳馆,免学费,管饭。招收十岁以上、十八岁以下、四肢健全的学徒,男女不限,三年出师,出师后需为拳馆服务五年。

这显然是针对穷人的拳馆,只是不知拳师的功夫如何。因门关着,看不到里面,周易便对王凡道:“走吧,去学堂看看。”

学堂位于镇的另一边,经过广场时,周易看到许多衣衫褴褛的人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四周。

“这些是什么人?”周易好奇地问道。

“这些是流民,就是外地或乡下没有家产的流浪人,这些人成分复杂,公子最好别去惹他们。”王凡解释道。

走了约一刻钟,他们来到一片环境清幽的区域,周易感觉这里应该是富人区,房子明显比拳馆那边好得多,路面也更加宽敞平整。

“快到了。”王凡指着前方。

只见前方出现了一块大坪,坪的一侧是一座被白色围墙包围的大宅子,坪的另一侧停着几辆马车,树荫下站着八九个穿着不同衣服的伙计在闲聊。宅子古色古香,很有格调,围墙中间的门也比较宽大,大门上的牌匾写着:酉阳学堂。大门两侧还有一副木刻对联,上联为:文能换骨余可法,下联为:学到穷源自不疑。大门右侧不远处张贴着两张纸,周易走过去一看,第一张是招生广告,标题为:酉阳学堂招生,内容是:招收五至十五岁学生,男女不限,学时不限,每月收取银币十枚,主要学习内容为圣贤文章、诗词歌赋。

看到这里,周易觉得这个学堂不错,虽然学费贵,但看起来很正统,像个真正的学校。他又看向第二张纸,标题写着:赛事告知,内容为:本学堂将于下月初五举行诗词赛,前三名将代表学堂参加县里的诗词赛,奖励另行公布。周易心想,这个比赛也不错,只是不知道奖励是什么。他环顾四周,发现前坪又多了几辆马车,不同服饰的伙计也多了起来。

正准备离开时,忽然听到学堂里面传来敲钟的声音,接着大门打开了。周易疑惑地看向王凡:“这是做什么?”

“哦,这是学堂放学了,公子,我们回去吧。”王凡准备离开。

“再等一下吧。”周易觉得这个学堂让他感到亲切,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在小镇上学的记忆。他站在一旁,看着学堂门口。

那些在坪里聊天的伙计都围了过来,像极了接小孩放学的家长。没有想象中的喧哗,几个学生从门口走出来,有伙计迎上去,然后跟着离开了。没多久,差不多四十个学生走了出来,坪里的马车和伙计也逐渐散去。王凡在旁边催促周易回家,周易也准备离开,这时他看到门口走出来一个人,有些面熟,这不是周家大小姐周灵华吗?她也在这里上学?周易感到很意外。周灵华也看到了他们,王凡迎上前道:“大小姐,放学了呀?”

“嗯。”周灵华小声应了一声,瞟了周易一眼,继续往前走。

王凡对周易道:“公子,我们一起回去吧。”

“好。”

三人一起往回走,一路上都没有说话,气氛有些尴尬。

周易清了清嗓子,看了一眼周灵华问道:“大小姐在学堂学习了几年了?”

周灵华听到顿了一下,可能没想到周易会问她问题:“十年。”她小声回答。

“刚看学堂告示,学习内容包括圣贤文章和诗词歌赋,不知大小姐是都学了还是偏重学哪一方面?”周易继续追问。提起学习,周易好歹也是大学毕业,找话题还是容易的。

周灵华迟疑了一下,小声回答:“都有学,现在主要学诗词歌赋。”

“诗?你们学的诗是什么样的呢?”周易继续追问。这次周灵华低着头没有回答。周易觉得这么问可能不太好回答,便换了一种思路问道:“我是说你们学的诗是五个字一行?六个字一行?还是七个字一行的呢?”

听周易这么一问,周灵华又瞟了他一眼,想了想答道:“有五个字的和七个字的。”

周易一听,这不是和我们学的一样嘛,只是不清楚是否分了律诗和绝句,便又问道:“那诗是否分为四行诗和多行诗呢?”

这一问,周灵华似乎有些感兴趣地看向周易:“是的,你也会写诗吗?”这次轮到周灵华反问了。

“额,小时候也学过一点吧。”周易不自觉地挠了挠头笑道。

一路又陷入了沉默,周易想起了诗词比赛的通告:“大小姐,我看你们学校张贴了诗词比赛的告知,你会参加吗?”

“学校?什么学校?”周灵华有些疑惑。

“哦,是学堂,不好意思我说错了,是学堂的大门口张贴的赛事告知。”周易笑着解释。

“那个比赛我报名了,但没有一点把握。”周灵华有些失落。

“那也不一定呢,写诗主要看题目和灵感,灵感来了就可能佳句频出。”周易鼓励道。

快到周府大门口时,周灵华小声道:“我先回房了。”然后拉开距离匆匆走了进去。

回到房间,吃过晚饭后,周易因为逛街出了一身汗,便通知王凡打水来洗澡。洗完澡后,他感到浑身轻松,舒服多了。正准备躺床上休息时,咚咚咚,传来敲门声。

“谁呀?”

“公子,是我,请开一下门,有事。”门外传来一个女声。

女人?周易实在想不起有什么事,还是走过去把门打开了,只见一个丫环打扮的女人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张白纸。丫环把纸递给周易道:“是大小姐让我来的,大小姐想请公子写一首诗。”

写诗?这是大小姐要考我吗?周易挠了挠头想了一下,回道:“你半个时辰后来取吧。”

丫环听后便离开了。

关上门,周易把纸放在桌上,想着写什么诗呢?自己是学理科的,以前哪过诗,周易环顾四周,眼睛转到了床的位置,突然想到了什么,对呀,手机里不是存了唐诗宋诗的资料么,抄一首吧。看着桌上的纸,总觉得少了什么,没笔,于是打开门叫王凡送文房四宝来。很快王凡拿来了纸、墨、毛笔,便问道:“公子是要写信么?”周易应了声就关上了门。

翻看着手机里的唐诗,写什么呢?不能写爱情,人家一小姑娘,可别误会了,写边塞打仗的也不好,写景吧,这个还有共性可以联想。想着就在搜索栏输入:山水诗。第一首诗名《鹿柴》,点开,觉得还不错,拿起毛笔沾上墨水,就写了起来:

空山不见人,

但闻人语响。

返景入深林,

复照青苔上。

周易没写诗名,《鹿柴》是一个地名,到时问起怕不好解释。写完收好手机,又把包藏好,再回到桌前看着刚写的诗,这字是越看越丑,以前没写过毛笔字不觉得,写出来才知道这么丑。周易又拿出一张纸认真抄写了一遍,感觉这次写得好一点,至少比前面那张顺眼多了,就把前面那张纸撕碎揉成小团子,想着以后有时间还是要多练练写毛笔字才行。

过了一会儿,那丫环来敲门,周易将诗交给她,丫环拿着匆匆而去。

此刻,王管家房内,只见王管家斜躺在一张豪华椅上,一名手下和王凡站在一边。

“阿竣,镇上这两天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?”王管家问道。

“回总管,没有发现异常,我们现在安排了二十名暗子和彭镇长那边的人合作,分三班不间断监视,四个出口都安排了人,前天招来的几名高级武士境武者也已安排在镇内和外围流动巡查。”叫阿竣的手下回复道。

“嗯,最近流民很多,家主又去了县城,这段时间要他们都打起精神来,跟那些流民头目打好招呼,我不想家主不在的这段时间出什么状况,有什么情况一定要及时报告。”

“是。”阿竣应声退了出去。

王管家又看向王凡:“王凡啊,那小子今天有什么动静没?”

“叔叔,那小子今天到镇上转了一圈后回房了。”

“嗯,海宏那老不死的,要不是老爷还在世,这门都不会让他进,居然还有脸带个外人住在这里,不过老爷估计也就这两年活头了,等老爷一走,家主完全掌控周家,我们做事就更方便了。”

“哦,对了,叔叔,今天从镇上回来时,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大小姐,那小子还和大小姐说了几句话。”

“什么?你怎么能让大小姐和那小子说话,以后给我看紧点,那个小畜牲识趣就给他碗饭吃,要是不识趣,哼,可别怪我心狠,这段时间要看紧大小姐,这小妮子过下个月就要给镇长做小妾了,这期间要出了纰漏我们都担当不起。”

第二天吃过早餐后,周易觉得有些无聊,又想去镇上逛逛。这次他没有叫王凡,而是悄悄溜了出来,出门后漫无目的地走进镇子,随着拥挤的人群一起移动着。周易看着地摊,看着那些卖早点的,又看着那些讨价还价的人,有种久违的感觉,很亲切,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镇上,尤其是赶集的时候,也是人山人海的,和这个氛围差不多。周易东张西望,看到一个店面招牌上写着:四季药店。便朝着那个药店走去。

四季药店的店面虽然不大,但店内空间宽敞,布局低调而不失格调。周易走进店内,看到货架上用类似大门板搭成的长櫈上摆放着各种药材,沿着四面墙角围成一圈。与众不同的是,大门板上还摆放了许多用板头制成的小方盒,每个方盒大约有菜碗大小,共四排,里面装着不同的药材供客人挑选。

周易沿着货架慢慢走着,目光在小方盒间游移。突然,他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,便拿起一个仔细端详——这不就是八角吗?他闻了闻,确认无误后放下,继续前行。走到另一侧货架的中间位置时,他又发现了一样东西,便拿起细看:这是桂皮!他闻了闻,又取出一小块放入口中咀嚼,确认了那熟悉的味道。放下后,他继续沿着货架浏览。

周易在药店里逛了两小时,转了两圈,找到了八角、桂皮、胡椒和孜然等药材。虽然这些东西在这里被视为药材而非调料,但周易对这些发现感到欣喜。可惜他身上没带钱,无法购买,不过只要市面上这些药材就行,等以后有钱了再买,想到这里,他便离开了药店。

离开药店后,周易继续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,不知不觉中,他走进了一条支街。经过一家店面时,他听到里面传来女人的哭泣声,店门敞开着,出于好奇,周易停下脚步朝里望去。只见店门上的招牌写着:郑氏绸庄。

这时,一个背着箱子的老者从店里走出来,身后跟着一位身着华贵服饰的中年男人。中年男人带着哭腔哀求道:“先生,真的没有办法了吗?我只有这一个儿子,求先生想想办法。”

老者停下脚步,转身对中年男人说:“郑庄主,不是我不医,是真的没办法了。你看孩子烧成那样,这是火急攻心,已经无药可医了,郑庄主,准备后事吧。”说完,老者摇了摇头,转身离去。

郑庄主眼含泪花,呆呆地站在那里,显得十分可怜和无助。

就在这时,周易突然鬼使神差地说道:“郑庄主,可否让在下看一下孩子?”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5章  逛酉阳镇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